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6页 (第2/2页)
些好苗子,那就更好了…… 徐根保虽然是那个时代过来的,有些思想不可避免地比较保守,但对于高军直接跑到其他足球学校乃至俱乐部梯队挖人的想法,徐指导也没有表示反对,毕竟即使是欧洲那些有名的青训球队,也一样经常从其他俱乐部的梯队挖好苗子的,其实历史上徐根保从江苏把武球王搞到手就是这么干的…… 必须说明的是,之所以现在高军急着帮基地挖人,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,那就是徐根保已经决定推翻原定的计划、提前组队参加乙级联赛。原本在徐根保的计划里,组队参加乙级联赛要到2005年甚至2006年,但是有了高军这个妖孽之后,为了不耽误这个国内从未有过的奇才,徐根保决定在来年、即2003年便提前组队参加中乙。 为此徐根保对基地的各级梯队进行了一定的精简,原来的87年龄组与88年龄组合并成一队、总人数压缩到25人,原来的89年龄组则与90年龄组合并成一队,同样压缩到25人,而后来招的91年龄组与92年龄组则依旧单独组队,人数也多得多,还是采取老的模式。 这自然让那些被淘汰出局的孩子十分痛苦,不过从他们的未来前途考虑,却未必就是一件坏事。在中国足球的现有体制下,踢球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业,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后,如果明明没有足球天赋却硬要留下,到时候成不了职业球员养不了家,却又耽误了上学,损失可就太大了…… 虽然徐指导已经提前开始准备,但崇明基地组队参加来年的乙级联赛还是很可能会遇到不小的困难,因为即使是87年出生的球员到2003年时也才十五六岁,而且因为崇明基地的小球员基本都是真实年龄,因此实际差距更大。而足球毕竟是一项对抗激烈的运动,身体素质十分重要,一队十五六岁的少年就算技术意识再好,也很难与身高体壮的成年球员抗衡,何况目前队中除了高军这个妖孽,别的小球员在技术上并没有那么大的优势,最好的几个也不过才有甲A弱队主力的水准(仅仅指技术),这还没考虑实战经验的巨大差距。 第16章 武汉帮 而且崇明足球基地87年龄组中有实力的太少,下面的梯队虽然好苗子多一些,但年龄更小,不说别的,光是体能问题就根本没法解决。为此,当过多年俱乐部主教练的高军首先想到了引援,成名球员的引进自有徐指导想办法,但对于国内的小牛,还有谁比身为穿越者、还当过国家队主教练的高军更熟悉吗? 由于挖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来年的乙级联赛,所以高军将寻找的重点放在了8688年龄段,要求不但得有潜力,还得有实力,能够至少胜任明年打中乙时的替补才行,当然这也因为基地的后面几个梯队好苗子较多,并不需要从外面引进太多人才。